心理學家認為:恨是本能在一個心理工作坊中,一位幼年被父親虐待的女孩,對扮演「父親」的人,歇斯底里哭喊,控訴對父親的不滿,種種「罪行」,表達多年的憤怒、怨恨。
「情結」打開,心理得以療愈、成長。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恨,即攻擊本能,是存在於人的無意識之中的,而人類的智慧和能量,也是混沌地存在於無意識之中,因此恨也是想像力等正面因素,產生的源泉之一。
我們作為社會人,面對各種人際關係,難免感到困擾、糾結。表達對他人的好感、認可,會覺得理所當然。若讓我們表達憤怒、怨氣,恐怕很難做到。尤其是親密關係(夫妻之間)、親子關係。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著名寓言《兩隻豪豬取暖》,講的是兩隻豪豬,在寒冷的冬天,希望抱團取暖,卻因身上的刺,無法靠近對方。因此陷入糾結,最後,終於找到既不傷害對方,又能相互取暖的方法。
精神科醫生貝拉克(L·Bellak)將其稱為「豪豬的兩難處境」。他認為用這個例子,來形容當代社會的人際關係,特別是男女之間愛與恨交織的關係十分恰當。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也認為:通過這個寓言可以看出,人會同時擁有一些截然相反的感情,特別是愛與恨等強烈的感情。
我們習慣表達愛、喜歡,這些所謂「正向」、「正能量」的辭彙,卻將怨恨定義為「負性」、「負能量」,甚至「污名化」。
情緒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只是人為貼上標籤。
人們為什麼不敢面對自己的怨恨,卻粉飾成愛?不敢怨恨的三種因素1.社會文化因素。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被稱為禮儀之邦。傳統文化崇尚「和為貴」、「孝文化」,商場競爭信奉「和氣生財」。
這些傳統觀念,深入骨髓,成為我們的「集體無意識」,社會準則、規範,貫穿於方方面面,生活的各個角落。
對於人類本能的攻擊性——怨恨,與社會環境格格不入,因此根本不敢直面、表達。
沒有表達的此種情緒,不會消失,只會隱藏、封存。
2.家庭教養因素。
父母教育孩子過程中,很難付出「無條件的愛」。他們是撫養者,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並不意味全身心愛孩子。
父母在自己成長中的創傷,極有可能投射到孩子身上,讓心理傷害代代相傳,即「代際傳遞」。
他們對孩子的不滿、怨恨,是自己父母的翻版。並非孩子本身的問題,而是家庭,甚至整個家族出現了問題。
無法表達這種正常情緒,潛意識恐懼孩子的反抗、不滿,因此,以「孝文化」約束他們。
一位中年男性,家中有兩個弟弟。從小成績優異,乖巧懂事。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即使鼓起勇氣反駁父母,立即冠以「不孝」的名義打壓。
連自己的婚事,都是父母張羅的。妻子是父母滿意的乖乖女,溫柔賢惠。
婚後的生活平靜如水,小兩口單獨生活,和父母在一個小區居住。
在自己的孩子出生後,矛盾開始爆發。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他和妻子的理念一致。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為此經常發生磨擦。
他只有隱忍,因為不順從父母,就會被重複灌輸「孝順」理念,直到妥協。
於是開始酗酒,只有酒精的麻醉,才能得到片刻的放鬆、釋放。經年累月糟蹋自己的身體,讓他得了肝癌。
一句網路語:終其一生,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謝謝」;孩子卻在等父母的一句「對不起」。
以愛為名的道德綁架,情感勒索,造成憤恨的情緒積壓。不是不愛,而是愛可以和恨並存。只有愛可以順暢表達,而埋怨、不滿等情緒,不敢正視,更不允許表達。
3.心理的壓抑、逃避。
心理學家弗蘭克說:我們試圖忘記自己曾遭受的傷害,但忘記越多,我們失去的就越多,作為一個人,我們就越不完整。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事情發生,創傷性事件都會遇到。
趨利避害,趨樂避苦是人的本能。在我們的意識層面,快樂的體驗往往記憶深刻,而痛苦的創傷性事件,就會本能的被壓抑,是人的心理防禦機制(自我保護)。
或者以相反的方式出現,逃避內心的衝突、矛盾。
在一個心理工作坊中,一位同學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
三四歲時,父母決定把他過繼給不能生育的大伯。後來,大伯夫婦經過治療,有了自己的孩子,六歲時,又把他送回父母家裡。他說自己根本不記得有這回事。
慘痛的被拋棄的經歷,不允許自己意識層面記住,潛意識中的這個創傷,被刻意壓抑。
成年後,他對父母非常孝順,經常送他們禮物,陪伴出去旅遊。而兄妹二人,卻對父母冷淡、疏離。
他表現出對父母深深的依戀,一再表示自己很愛父母。一旁的同學忍不住問:「你為什麼不敢說自己恨父母呢?愛的背後是什麼?」
終於忍不住熱淚盈眶,承認自己對父母的怨恨。希望聽到父母的一句道歉,坦承不是他的錯。
孩子只所以不能承受怨恨情緒,是因為會導致他們的自責、自罪,甚至羞恥感,認為都是自己的錯,令人無力承擔,產生嚴重的挫敗感,有可能面臨心理崩潰。
「看到即療愈」,關鍵是不讓自己看到。刻意迴避事實,越壓抑越痛苦,越沒有勇氣面對。
克里希那穆提說:只有當你缺乏理解的時候,才有掌控的必要,如果你已經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掌控了。
當怨恨從潛意識上升到意識層面,被我們看到、理解後,就不需要再用行為掩飾,因為已經看到掌控背後的心理需求、動機。不懼怕失控,就沒有控制的必要。如何去做當你意識到曾經的傷害,感受到怨恨情緒時,怎樣保護自己,避免自欺欺人、重蹈覆轍呢?
1.允許正常的怨恨情緒產生。
「存在即合理」,允許各種情緒的自然產生,讓它流動,成為積極的心理能量。
只有允許恨的存在,接納、認可它,才能更好去愛,不用再委曲求全,通過討好他人,隱忍自己的憤恨。
不能正視恨,將它囚禁在潛意識,成為心理壓力、負擔的源頭,人難免焦躁不安,出現情緒失控,行差就錯,後悔莫及。
一體兩面,愛恨並存,不必用愛掩蓋正常的恨,讓這種情緒成為動態,才能保持心理平衡狀態。否則,物極必反,「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2.釋放情緒。
當你意識到對他人的此種情緒時,需及時渲瀉。找一種你認為安全、適合方式去嘗試。
a.寫信。
將滿腔怒火,訴諸筆端,不必在意言辭的激烈,措辭是否恰當,只要能表達此刻情緒即可。
寫完後,可以大聲念出來,也可以燒掉,自己選擇。
b.傾訴。
你可以在一個安全、封閉的環境,也可以在空曠野外、山頂,說出心聲,為自己發聲。表達對某人的怨恨、不滿,當自己的聽眾、知音。
只有讓情緒釋放,你內在的能量才能被喚醒,這是心理的重建,也是生命的重建。
這是心理成長的卡點,也是轉折點,危機就是轉機。
3.表達感受、需求。
情緒釋放後,會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心身愉悅,靜靜感受內心的變化,與「內在的小孩」在一起,安撫曾忽略、無助的Ta。
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非常重要。如:你是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不易,還是想讓對方以後怎樣對待自己,或是希望得到他人認可、肯定等。
需覺察、洞見自己的真實想法,關注自身的心理需求。別人可以不在乎你的需求,你卻要重視,了解需成長的方面,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否則「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可以記錄下來,也可以自我傾訴,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表達。
總之,怨恨是一個過程,當我們意識到愛對方的同時,也有恨的成分存在;反之亦然。
感謝自己能突破禁錮,面對、感受,直到接納它,讓內在能量彰顯,成為人生助力,感受生命的美好,從而提升、綻放心身能量,拓寬人生寬度,重塑自我。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心理學:在他父母眼裡,實為不孝
心理學家認為:恨是本能
在一個心理工作坊中,一位幼年被父親虐待的女孩,對扮演「父親」的人,歇斯底里哭喊,控訴對父親的不滿,種種「罪行」,表達多年的憤怒、怨恨。
「情結」打開,心理得以療愈、成長。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恨,即攻擊本能,是存在於人的無意識之中的,而人類的智慧和能量,也是混沌地存在於無意識之中,因此恨也是想像力等正面因素,產生的源泉之一。
我們作為社會人,面對各種人際關係,難免感到困擾、糾結。表達對他人的好感、認可,會覺得理所當然。若讓我們表達憤怒、怨氣,恐怕很難做到。尤其是親密關係(夫妻之間)、親子關係。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著名寓言《兩隻豪豬取暖》,講的是兩隻豪豬,在寒冷的冬天,希望抱團取暖,卻因身上的刺,無法靠近對方。因此陷入糾結,最後,終於找到既不傷害對方,又能相互取暖的方法。
精神科醫生貝拉克(L·Bellak)將其稱為「豪豬的兩難處境」。他認為用這個例子,來形容當代社會的人際關係,特別是男女之間愛與恨交織的關係十分恰當。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也認為:通過這個寓言可以看出,人會同時擁有一些截然相反的感情,特別是愛與恨等強烈的感情。
我們習慣表達愛、喜歡,這些所謂「正向」、「正能量」的辭彙,卻將怨恨定義為「負性」、「負能量」,甚至「污名化」。
情緒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只是人為貼上標籤。
人們為什麼不敢面對自己的怨恨,卻粉飾成愛?
不敢怨恨的三種因素
1.社會文化因素。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被稱為禮儀之邦。傳統文化崇尚「和為貴」、「孝文化」,商場競爭信奉「和氣生財」。
這些傳統觀念,深入骨髓,成為我們的「集體無意識」,社會準則、規範,貫穿於方方面面,生活的各個角落。
對於人類本能的攻擊性——怨恨,與社會環境格格不入,因此根本不敢直面、表達。
沒有表達的此種情緒,不會消失,只會隱藏、封存。
2.家庭教養因素。
父母教育孩子過程中,很難付出「無條件的愛」。他們是撫養者,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並不意味全身心愛孩子。
父母在自己成長中的創傷,極有可能投射到孩子身上,讓心理傷害代代相傳,即「代際傳遞」。
他們對孩子的不滿、怨恨,是自己父母的翻版。並非孩子本身的問題,而是家庭,甚至整個家族出現了問題。
無法表達這種正常情緒,潛意識恐懼孩子的反抗、不滿,因此,以「孝文化」約束他們。
一位中年男性,家中有兩個弟弟。從小成績優異,乖巧懂事。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即使鼓起勇氣反駁父母,立即冠以「不孝」的名義打壓。
連自己的婚事,都是父母張羅的。妻子是父母滿意的乖乖女,溫柔賢惠。
婚後的生活平靜如水,小兩口單獨生活,和父母在一個小區居住。
在自己的孩子出生後,矛盾開始爆發。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他和妻子的理念一致。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為此經常發生磨擦。
他只有隱忍,因為不順從父母,就會被重複灌輸「孝順」理念,直到妥協。
於是開始酗酒,只有酒精的麻醉,才能得到片刻的放鬆、釋放。經年累月糟蹋自己的身體,讓他得了肝癌。
一句網路語:終其一生,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謝謝」;孩子卻在等父母的一句「對不起」。
以愛為名的道德綁架,情感勒索,造成憤恨的情緒積壓。不是不愛,而是愛可以和恨並存。只有愛可以順暢表達,而埋怨、不滿等情緒,不敢正視,更不允許表達。
3.心理的壓抑、逃避。
心理學家弗蘭克說:我們試圖忘記自己曾遭受的傷害,但忘記越多,我們失去的就越多,作為一個人,我們就越不完整。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事情發生,創傷性事件都會遇到。
趨利避害,趨樂避苦是人的本能。在我們的意識層面,快樂的體驗往往記憶深刻,而痛苦的創傷性事件,就會本能的被壓抑,是人的心理防禦機制(自我保護)。
或者以相反的方式出現,逃避內心的衝突、矛盾。
在一個心理工作坊中,一位同學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
三四歲時,父母決定把他過繼給不能生育的大伯。後來,大伯夫婦經過治療,有了自己的孩子,六歲時,又把他送回父母家裡。他說自己根本不記得有這回事。
慘痛的被拋棄的經歷,不允許自己意識層面記住,潛意識中的這個創傷,被刻意壓抑。
成年後,他對父母非常孝順,經常送他們禮物,陪伴出去旅遊。而兄妹二人,卻對父母冷淡、疏離。
他表現出對父母深深的依戀,一再表示自己很愛父母。一旁的同學忍不住問:「你為什麼不敢說自己恨父母呢?愛的背後是什麼?」
終於忍不住熱淚盈眶,承認自己對父母的怨恨。希望聽到父母的一句道歉,坦承不是他的錯。
孩子只所以不能承受怨恨情緒,是因為會導致他們的自責、自罪,甚至羞恥感,認為都是自己的錯,令人無力承擔,產生嚴重的挫敗感,有可能面臨心理崩潰。
「看到即療愈」,關鍵是不讓自己看到。刻意迴避事實,越壓抑越痛苦,越沒有勇氣面對。
克里希那穆提說:只有當你缺乏理解的時候,才有掌控的必要,如果你已經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掌控了。
當怨恨從潛意識上升到意識層面,被我們看到、理解後,就不需要再用行為掩飾,因為已經看到掌控背後的心理需求、動機。不懼怕失控,就沒有控制的必要。
如何去做
當你意識到曾經的傷害,感受到怨恨情緒時,怎樣保護自己,避免自欺欺人、重蹈覆轍呢?
1.允許正常的怨恨情緒產生。
「存在即合理」,允許各種情緒的自然產生,讓它流動,成為積極的心理能量。
只有允許恨的存在,接納、認可它,才能更好去愛,不用再委曲求全,通過討好他人,隱忍自己的憤恨。
不能正視恨,將它囚禁在潛意識,成為心理壓力、負擔的源頭,人難免焦躁不安,出現情緒失控,行差就錯,後悔莫及。
一體兩面,愛恨並存,不必用愛掩蓋正常的恨,讓這種情緒成為動態,才能保持心理平衡狀態。否則,物極必反,「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2.釋放情緒。
當你意識到對他人的此種情緒時,需及時渲瀉。找一種你認為安全、適合方式去嘗試。
a.寫信。
將滿腔怒火,訴諸筆端,不必在意言辭的激烈,措辭是否恰當,只要能表達此刻情緒即可。
寫完後,可以大聲念出來,也可以燒掉,自己選擇。
b.傾訴。
你可以在一個安全、封閉的環境,也可以在空曠野外、山頂,說出心聲,為自己發聲。表達對某人的怨恨、不滿,當自己的聽眾、知音。
只有讓情緒釋放,你內在的能量才能被喚醒,這是心理的重建,也是生命的重建。
這是心理成長的卡點,也是轉折點,危機就是轉機。
3.表達感受、需求。
情緒釋放後,會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心身愉悅,靜靜感受內心的變化,與「內在的小孩」在一起,安撫曾忽略、無助的Ta。
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非常重要。如:你是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不易,還是想讓對方以後怎樣對待自己,或是希望得到他人認可、肯定等。
需覺察、洞見自己的真實想法,關注自身的心理需求。別人可以不在乎你的需求,你卻要重視,了解需成長的方面,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否則「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可以記錄下來,也可以自我傾訴,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表達。
總之,怨恨是一個過程,當我們意識到愛對方的同時,也有恨的成分存在;反之亦然。
感謝自己能突破禁錮,面對、感受,直到接納它,讓內在能量彰顯,成為人生助力,感受生命的美好,從而提升、綻放心身能量,拓寬人生寬度,重塑自我。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