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把晚清一代名臣曾國藩一生所著的文章彙編出版,取名為《曾文正公全集》。有人也許不解,文集名稱為何把曾國藩稱為「曾文正公」,難道這是曾國藩的號或者是字?
這當然不是,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文正」則是他的謚號,是他去世後由皇帝封的。所以,曾老爺子生前是不知道後世的人會把他尊稱為「文正公」的。
曾國藩
說到「文正」這個謚號,它雖不是官位,但皇帝是不會輕易給人的。
在古代,文人當官後,在死後能得到「文正」這個謚號是他們生前夢寐以求的事情,因為這表示朝廷給了他的最高評價。
在明代,有一個叫李東陽的大學士,在他臨死之前聽到來探望他的內閣首輔楊一清對他說,他死後會給他一個「文正」的謚號時,垂死的李東陽竟在床上向楊一清磕起頭來。可見,古代文人對這個謚號的重視程度。
北宋文學家司馬光就指出:「文正是謚之極美,無以復加。」他認為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恭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極致,是非常難得的人才能配享。
「文正」這個謚號,最早出現在北魏時期,當時用的字是「文貞」。第一位被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追封「文貞」謚號的是崔宏。
崔宏是北魏時期的名臣,他從小就才智過人,號稱冀州神童,成年以後很多達官顯貴都要拜會與他,請他出來做官,出仕之後,政績卓著,雖處兵荒馬亂的時代,他的名望一直在上升,不管朝代更替有多頻繁,當政者都要請他輔政,拓跋珪立國時,就請他做官,北魏這個國名也是他取名的。崔宏不僅政績卓著,其書法也自成一家,他善寫草、隸、行書,為世人所推重。當崔宏去世後,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才追封他謚號「文貞」。
崔宏
唐代也只有幾位名臣被追封為「文貞」,如魏徵、陸象先、宋璟、張說等人。
「文貞」這個謚號演變為「文正」是到了宋仁宗年間,因為宋仁宗叫趙禎,為了避諱,「文貞」才改為「文正」。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配享「文正」這個謚號呢?
按照古代「謚法」的規定,只有符合下列這些條件的人,才有資格使用「文正」這個謚號:
文: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休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
正: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內外無懷曰正;直道不撓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儀不忒曰正;精爽齊肅曰正;誠心格非曰正;庄以率下曰正;息邪詎詖曰正;主極克端曰正;萬幾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無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所以,歷朝歷代只有很少的幾個人才被皇帝封為「文正」謚號。
范仲淹
宋朝得到「文正」謚號的,只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等九人。
元朝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只有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賈居貞等六人。
明朝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只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劉理順等五人。
清朝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只有湯斌、劉統勛、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等八人。
我國最後一位獲得「文正」謚號的是晚清名臣孫家鼐,他是安徽壽縣人,狀元出身,歷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禮部、戶部、吏部、刑部尚書等,後創辦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1909年去世。
孫家鼐
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人,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對象。所以說「文正」雖不是什麼官職,但皇帝是不會輕易地把這個謚號給人的,也正因為稀缺,就更顯得珍貴。
更多精彩文章:
「文正」不是官位,為何皇帝不輕易給人?什麼人才有資格得到?
後人把晚清一代名臣曾國藩一生所著的文章彙編出版,取名為《曾文正公全集》。有人也許不解,文集名稱為何把曾國藩稱為「曾文正公」,難道這是曾國藩的號或者是字?
這當然不是,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文正」則是他的謚號,是他去世後由皇帝封的。所以,曾老爺子生前是不知道後世的人會把他尊稱為「文正公」的。
曾國藩
說到「文正」這個謚號,它雖不是官位,但皇帝是不會輕易給人的。
在古代,文人當官後,在死後能得到「文正」這個謚號是他們生前夢寐以求的事情,因為這表示朝廷給了他的最高評價。
在明代,有一個叫李東陽的大學士,在他臨死之前聽到來探望他的內閣首輔楊一清對他說,他死後會給他一個「文正」的謚號時,垂死的李東陽竟在床上向楊一清磕起頭來。可見,古代文人對這個謚號的重視程度。
北宋文學家司馬光就指出:「文正是謚之極美,無以復加。」他認為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恭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極致,是非常難得的人才能配享。
「文正」這個謚號,最早出現在北魏時期,當時用的字是「文貞」。第一位被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追封「文貞」謚號的是崔宏。
崔宏是北魏時期的名臣,他從小就才智過人,號稱冀州神童,成年以後很多達官顯貴都要拜會與他,請他出來做官,出仕之後,政績卓著,雖處兵荒馬亂的時代,他的名望一直在上升,不管朝代更替有多頻繁,當政者都要請他輔政,拓跋珪立國時,就請他做官,北魏這個國名也是他取名的。崔宏不僅政績卓著,其書法也自成一家,他善寫草、隸、行書,為世人所推重。當崔宏去世後,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才追封他謚號「文貞」。
崔宏
唐代也只有幾位名臣被追封為「文貞」,如魏徵、陸象先、宋璟、張說等人。
「文貞」這個謚號演變為「文正」是到了宋仁宗年間,因為宋仁宗叫趙禎,為了避諱,「文貞」才改為「文正」。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配享「文正」這個謚號呢?
按照古代「謚法」的規定,只有符合下列這些條件的人,才有資格使用「文正」這個謚號:
文: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休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
正: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內外無懷曰正;直道不撓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儀不忒曰正;精爽齊肅曰正;誠心格非曰正;庄以率下曰正;息邪詎詖曰正;主極克端曰正;萬幾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無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所以,歷朝歷代只有很少的幾個人才被皇帝封為「文正」謚號。
范仲淹
宋朝得到「文正」謚號的,只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等九人。
元朝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只有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賈居貞等六人。
明朝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只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劉理順等五人。
清朝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只有湯斌、劉統勛、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等八人。
我國最後一位獲得「文正」謚號的是晚清名臣孫家鼐,他是安徽壽縣人,狀元出身,歷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禮部、戶部、吏部、刑部尚書等,後創辦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1909年去世。
孫家鼐
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人,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對象。所以說「文正」雖不是什麼官職,但皇帝是不會輕易地把這個謚號給人的,也正因為稀缺,就更顯得珍貴。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