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美妙世界》是英國BBC播出的一部關於探索0~2歲寶寶行為的紀錄片。
節目中由兒科專家古蒂·辛格博士帶領著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在實驗室和對諸多英國家庭的跟蹤探訪中探究200多名0~2歲寶寶的很多行為,比如發脾氣、大笑、學習。
它一共分為了三集:Becoming YOU 成為你、Becoming SOCIAL融入社會、Becoming INDEPENDENT 產生獨立性!
芽媽之前已經將第一集的內容介紹給了大家(點擊文字即可跳轉),今天我們就繼續看看第二集對寶寶做了哪些實驗?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啟發?
實驗一:如何跟別人建立最早期的互動關係?以前的科學家認為寶寶在出生後的幾個月只會吃東西和睡覺,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為了解答這個疑惑,古蒂·辛格博士和神經學家莎拉洛伊福克斯選擇了一個剛出生一周的寶寶進行試驗。
她們在寶寶的頭上戴上儀器,並給寶寶看兩種不同的畫面:1個機械的移動玩具、1個人的臉孔。
以此觀察他看到不同畫面時腦部的變化。
他的大腦波動平緩,沒什麼特別的反應。
但是當畫面換成人臉時寶寶卻對此產生了較大的反應。
這項實驗證明了孩子對臉孔天生就有反應,即使是出生1周的孩子,也已經開始動用這塊腦區,與人建立聯繫。
實驗二:寶寶從什麼時候分辨好與壞
心理學家娜塔莉亞葛索博士邀請了9個不超過一歲的寶寶看一段非常特別的布偶表演。
紅圈的布偶想爬上山,可是藍色方塊把它推下去了!這表示壞行為。
而黃色的三角形布偶幫助了紅色圓木偶,成功爬上了山坡,這表示好行為。
最後看完了表演,研究人員讓最大為 12 個月、最小為 7 個月的寶寶選擇布偶,驚人的是TA們都選擇了那個善良的黃色布偶。
沒有大人教導,沒有聲音,也沒有劇情,孩子依舊能夠憑著本能辨斷出更善良的那個角色。
即使是7個月的寶寶也會懂得分辨好與壞,但就算這種能力是天生的,後期也需要父母引導。
實驗三:什麼辦法最能逗寶寶開心全世界最棒的聲音就是笑聲!
科學家認為笑聲不僅能夠讓人們建立情感,還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那麼什麼辦法能讓寶寶大笑不止呢?
心理學家凱斯柏艾迪曼博士用5個遊戲來測試什麼東西能夠博得寶寶的笑聲。
分別包括了:家長撕紙給孩子看、家長往自己的嘴裡塞布條、杯子從頭頂掉下來、模仿錯誤動物的叫聲以及最經典的躲貓貓遊戲。
最終結果顯示,70%的寶寶在玩躲貓貓這個遊戲的時候最喜歡笑。
研究人員解釋了這個經典遊戲之所以得到寶寶的青睞,是因為這是個和人互動交往的遊戲。
除此之外,研究還發現寶寶面對特定的人,會笑得更開心。
比如哥哥和姐姐,所以他們更能逗寶寶開心。
而在小心監督的情況下,發現寶寶和狗狗的互動有著極大的歡樂,狗逗笑寶寶的概率而且是貓的兩倍!
所以爸爸媽媽們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寶寶和狗狗多多玩耍哦~
實驗四:自我意識是什麼時候產生的?自我意識簡單地說就是能準確地認出自己。
心理學家琪亞拉布蓋瑞利對「自我意識」出現的時間進行了「點紅實驗」!
實驗人員在一群16~24個月的寶寶臉上偷偷摸上紅色顏料,然後觀察他們在照鏡子的時候能不能發現鏡子里的是自己。
如果認了出來,那就標誌著TA從把自己作為客體轉變到作為主體來認識,從自我意識的表象階段過渡到思維階段,已能把自己同周圍事物區分開來,有了真正的自我意識。
實驗結果發現:
16個月的寶寶還不能認出鏡子中的是自己,TA們無法對自己臉上的紅色做出反應。
19個月的寶寶已經有了認識自己的跡象,但還不太確定。
21個月大的寶寶已經知道了鏡子里的是自己。
24個月的寶寶一看鏡子就發現自己臉上有顏色,並伸手去觸摸,甚至還有點介意。
《發展心理學》上說,寶寶在18~24個月,才會明顯意識到自己臉上的異樣,而去摸自己的臉。
寶寶的大腦發展地非常快,雖然年齡只差幾個月,但情況卻大不相同。
如果把自我意識比作一個洋蔥,一開始我們只有最核心的一層,自出生以後與其他人和外界交流的自我意識非常小。
然後以核心層為基礎,自我意識一層層長出來,最終形成了我們的個性,思想以及對自己的認識。
我覺得這個理論十分有趣,原來,「我」不是生來就有的,「我」在不斷成長,不斷發生變化。
並且「我」會慢慢成長,當然,也會隨著衰老慢慢消失。
實驗五:寶寶是否有同情反應
同情心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社交互動,傳統想法認為,寶寶在兩歲之前對於「別人需要幫助」這件事不會有任何回應。
那麼到底同情心是從寶寶幾歲開始發展的呢?
劍橋大學的嘉貝麗麥哈格來到實驗室,她把一個假的寶寶放在搖籃里,並播放寶寶的哭聲,想看看參與實驗的寶寶們面臨這樣的情況,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17個月的寶寶當聽到寶寶的哭聲時,立馬做出了情緒反應,這是同情心的初始階段。
不過她並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21個月大的寶寶在面臨這樣的情況時,他自己想到了安慰寶寶的辦法,給寶寶奶瓶和玩具,甚至還拿下了蓋在寶寶身上的衣服。
他明顯知道哪裡出了問題,而且還自己想出了應對的策略。
看得出來,即使不到兩歲的幼兒也是具備同情心的。
寶寶具備一定的共情能力,通常能夠辨認他人的感受還包括下一步如何應對。
共情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但如果要對此做出反應,則還需要在社會中學習。
共情對於寶寶未來發展各種關係時都非常重要,所以父母要特別注意教育的方式。
即使是生活中的小細節,比如讓寶寶照顧弟弟妹妹等,這些都能培養寶寶的共情感。
關於寶寶融入社會的有趣實驗,今天就先說到這兒。
下一期就是該系列的最後一集,講的是寶寶的獨立性,裡面重點會提到寶寶的情緒變化、團隊合作、語言溝通等等。
記得來看看哦~
BBC紀錄片《寶寶的美妙世界》EP2:社交形成和融入社會
《寶寶的美妙世界》是英國BBC播出的一部關於探索0~2歲寶寶行為的紀錄片。
節目中由兒科專家古蒂·辛格博士帶領著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在實驗室和對諸多英國家庭的跟蹤探訪中探究200多名0~2歲寶寶的很多行為,比如發脾氣、大笑、學習。
它一共分為了三集:Becoming YOU 成為你、Becoming SOCIAL融入社會、Becoming INDEPENDENT 產生獨立性!
芽媽之前已經將第一集的內容介紹給了大家(點擊文字即可跳轉),今天我們就繼續看看第二集對寶寶做了哪些實驗?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啟發?
實驗一:如何跟別人建立最早期的互動關係?
以前的科學家認為寶寶在出生後的幾個月只會吃東西和睡覺,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為了解答這個疑惑,古蒂·辛格博士和神經學家莎拉洛伊福克斯選擇了一個剛出生一周的寶寶進行試驗。
她們在寶寶的頭上戴上儀器,並給寶寶看兩種不同的畫面:1個機械的移動玩具、1個人的臉孔。
以此觀察他看到不同畫面時腦部的變化。
他的大腦波動平緩,沒什麼特別的反應。
但是當畫面換成人臉時寶寶卻對此產生了較大的反應。
這項實驗證明了孩子對臉孔天生就有反應,即使是出生1周的孩子,也已經開始動用這塊腦區,與人建立聯繫。
實驗二:寶寶從什麼時候分辨好與壞
心理學家娜塔莉亞葛索博士邀請了9個不超過一歲的寶寶看一段非常特別的布偶表演。
紅圈的布偶想爬上山,可是藍色方塊把它推下去了!這表示壞行為。
而黃色的三角形布偶幫助了紅色圓木偶,成功爬上了山坡,這表示好行為。
最後看完了表演,研究人員讓最大為 12 個月、最小為 7 個月的寶寶選擇布偶,驚人的是TA們都選擇了那個善良的黃色布偶。
沒有大人教導,沒有聲音,也沒有劇情,孩子依舊能夠憑著本能辨斷出更善良的那個角色。
即使是7個月的寶寶也會懂得分辨好與壞,但就算這種能力是天生的,後期也需要父母引導。
實驗三:什麼辦法最能逗寶寶開心
全世界最棒的聲音就是笑聲!
科學家認為笑聲不僅能夠讓人們建立情感,還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那麼什麼辦法能讓寶寶大笑不止呢?
心理學家凱斯柏艾迪曼博士用5個遊戲來測試什麼東西能夠博得寶寶的笑聲。
分別包括了:家長撕紙給孩子看、家長往自己的嘴裡塞布條、杯子從頭頂掉下來、模仿錯誤動物的叫聲以及最經典的躲貓貓遊戲。
最終結果顯示,70%的寶寶在玩躲貓貓這個遊戲的時候最喜歡笑。
研究人員解釋了這個經典遊戲之所以得到寶寶的青睞,是因為這是個和人互動交往的遊戲。
除此之外,研究還發現寶寶面對特定的人,會笑得更開心。
比如哥哥和姐姐,所以他們更能逗寶寶開心。
而在小心監督的情況下,發現寶寶和狗狗的互動有著極大的歡樂,狗逗笑寶寶的概率而且是貓的兩倍!
所以爸爸媽媽們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寶寶和狗狗多多玩耍哦~
實驗四:自我意識是什麼時候產生的?
自我意識簡單地說就是能準確地認出自己。
心理學家琪亞拉布蓋瑞利對「自我意識」出現的時間進行了「點紅實驗」!
實驗人員在一群16~24個月的寶寶臉上偷偷摸上紅色顏料,然後觀察他們在照鏡子的時候能不能發現鏡子里的是自己。
如果認了出來,那就標誌著TA從把自己作為客體轉變到作為主體來認識,從自我意識的表象階段過渡到思維階段,已能把自己同周圍事物區分開來,有了真正的自我意識。
實驗結果發現:
16個月的寶寶還不能認出鏡子中的是自己,TA們無法對自己臉上的紅色做出反應。
19個月的寶寶已經有了認識自己的跡象,但還不太確定。
21個月大的寶寶已經知道了鏡子里的是自己。
24個月的寶寶一看鏡子就發現自己臉上有顏色,並伸手去觸摸,甚至還有點介意。
《發展心理學》上說,寶寶在18~24個月,才會明顯意識到自己臉上的異樣,而去摸自己的臉。
寶寶的大腦發展地非常快,雖然年齡只差幾個月,但情況卻大不相同。
如果把自我意識比作一個洋蔥,一開始我們只有最核心的一層,自出生以後與其他人和外界交流的自我意識非常小。
然後以核心層為基礎,自我意識一層層長出來,最終形成了我們的個性,思想以及對自己的認識。
我覺得這個理論十分有趣,原來,「我」不是生來就有的,「我」在不斷成長,不斷發生變化。
並且「我」會慢慢成長,當然,也會隨著衰老慢慢消失。
實驗五:寶寶是否有同情反應
同情心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社交互動,傳統想法認為,寶寶在兩歲之前對於「別人需要幫助」這件事不會有任何回應。
那麼到底同情心是從寶寶幾歲開始發展的呢?
劍橋大學的嘉貝麗麥哈格來到實驗室,她把一個假的寶寶放在搖籃里,並播放寶寶的哭聲,想看看參與實驗的寶寶們面臨這樣的情況,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17個月的寶寶當聽到寶寶的哭聲時,立馬做出了情緒反應,這是同情心的初始階段。
不過她並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21個月大的寶寶在面臨這樣的情況時,他自己想到了安慰寶寶的辦法,給寶寶奶瓶和玩具,甚至還拿下了蓋在寶寶身上的衣服。
他明顯知道哪裡出了問題,而且還自己想出了應對的策略。
看得出來,即使不到兩歲的幼兒也是具備同情心的。
寶寶具備一定的共情能力,通常能夠辨認他人的感受還包括下一步如何應對。
共情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但如果要對此做出反應,則還需要在社會中學習。
共情對於寶寶未來發展各種關係時都非常重要,所以父母要特別注意教育的方式。
即使是生活中的小細節,比如讓寶寶照顧弟弟妹妹等,這些都能培養寶寶的共情感。
關於寶寶融入社會的有趣實驗,今天就先說到這兒。
下一期就是該系列的最後一集,講的是寶寶的獨立性,裡面重點會提到寶寶的情緒變化、團隊合作、語言溝通等等。
記得來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