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打了14年游擊的明末第一梟雄李自成在西安稱帝,旋即「御駕親征」,20萬大順軍摧枯拉朽般由陝入晉,渡過黃河後,大順軍僅用3天時間即攻克山西重鎮太原,沿途關隘望風而降,李自成兵峰直指明朝京師—北京。但是,在太原西北的寧武關,李自成遇到了硬茬。相比重鎮大同和太原,寧武關只是一座周長4里的小城,守軍不過4000,守關將領是山西總兵周遇吉。不過,周遇吉還有另外一重身份:勇衛營將領。勇衛營的前身是朱元璋設立的御林軍—親軍衛,但到明朝末年時所謂的御林軍早已變成了花拳繡腿的擺設,唯有四衛營仍具備一定戰鬥力。崇禎皇帝繼位後,改四衛營為勇衛營,上至將軍總兵下至普通士兵,皆穿皂布衣甲,畫虎頭,所以又被叫做「黑虎頭軍」。
勇衛營兵力並不多,巔峰時也不過萬人,但因由崇禎皇帝親設,並由孫應元、黃得功、周遇吉等猛將訓練指揮,所以戰鬥力極強,無論是面對八旗兵還是大順軍,幾無敗績。李自成攻寧武時,面對的正是這樣一支軍隊。寧武守軍白天出城鏖戰,夜晚憑城據守,數日拉鋸,大順軍在關前死傷數萬。據《罪惟錄》記載:「後賊陷京師,多有手足創者,皆經戰寧武者也」,足見寧武之戰的慘烈。而更為慘烈的,是總兵周遇吉。《明史》記載,寧武據守數日,城牆數次被大炮轟塌,又數次被明軍修復,彈盡糧絕後,周遇吉帶兵轉入巷戰,在親手格殺數十人後,中箭如蝟的周遇吉體力不支被俘,李自成恨其死戰不降,下令將周遇吉「懸之高竿,叢射殺之,復臠其肉」。寧武城中的百姓感念周遇吉的忠義,自發與大順軍展開巷戰,李自成憤恨之餘下令屠城,史載:農民軍破城後,嬰幼不遺,全城屠盡。但是,從清朝順治年間開始,山西寧武民間卻口口相傳著周遇吉的另外一種結局:「縋城被執」,即周遇吉是主動跑到李自成大營大罵對方,被李自成斬殺的。
周遇吉為什麼要作出如此有違常理的舉動呢?順治十八年,時任清朝太原府中路管糧同知的劉玉瓚曾在寧武尋訪了親歷過寧武大戰的「故老」,並據此寫成了《總鎮周公墓表》,根據墓表記載:周遇吉主動縋城到李自成大營是為了告知對方「誓守斬賊頭,皆將令,無與民」(死守是我的命令,與百姓無關),李自成勸降無果後將周遇吉斬殺,屍首被明軍材官侯效義斂葬於東門之外。
康熙時期的進士王珻也曾親自到寧武找到了一位當年的親歷者馬守備,據其口述:周遇吉之所以做出反常舉動,是因大順軍攻城時揚言「獻周遇吉,一城無死」。所以,在寧武即將失陷時,周遇吉吩咐部下「今豈惜一死以累眾,請獻我」,以免城破後李自成屠城。周遇吉,這位明朝末年最傑出的總兵官,究竟是如正史所言力戰而亡,還是如清朝時期的民間傳聞一樣是縋城被殺呢?周遇吉將軍屍骸的出土,可謂揭開了這樁歷史謎案。寧武縣在對大明總兵周遇吉墓進行遷葬時,在墓底曾發現了遺骨及鐵兵器座,門齒鑒定墓主年齡為40-50歲,經考古學家確認,屍骸為周遇吉本人。不過,清理出的頭骨枕骨部位,發現了13厘米長的刀切痕迹,刀深入腦,後枕被砍透,確屬斬首。周遇吉骸骨的出土,也坐實了傳聞百年的說法為真,即周遇吉是在最後時刻為保全全城百姓免遭屠戮而主動縋城前往李自成大營被斬殺的,而李自成也的確遵守了承諾,攻破寧武后並未屠城。
正因如此,才有了後來的部將侯效義收斂將軍屍身,以及康熙年間依然有馬守備這樣的親歷者在世口述真相。周遇吉的這一大義舉動,也讓眾多網友大感淚目。那麼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搞清楚:為什麼清朝在修撰《明史》時置親歷者口述的事實不顧,說周遇吉是力戰而亡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出於醜化李自成的需要,畢竟清軍入關是打著為明朝復仇的旗號,通過對李自成攻城不克氣急敗壞屠城殺將的描述,可以反襯清軍「剿賊」的正義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帶領全城軍民與賊寇血戰到底更符合塑造完美的忠勇形象。
當年為清軍立下汗馬功勞的洪承疇、孔有德等人最終依然無法擺脫被列入《貳臣傳》的命運,反倒是像周遇吉這樣的明朝忠臣猛將,深受對手尊敬。
山西古墓出土明朝將軍骸骨,枕骨斷裂坐實百年民間傳聞,網友淚目
崇禎十七年,打了14年游擊的明末第一梟雄李自成在西安稱帝,旋即「御駕親征」,20萬大順軍摧枯拉朽般由陝入晉,渡過黃河後,大順軍僅用3天時間即攻克山西重鎮太原,沿途關隘望風而降,李自成兵峰直指明朝京師—北京。
但是,在太原西北的寧武關,李自成遇到了硬茬。
相比重鎮大同和太原,寧武關只是一座周長4里的小城,守軍不過4000,守關將領是山西總兵周遇吉。不過,周遇吉還有另外一重身份:勇衛營將領。
勇衛營的前身是朱元璋設立的御林軍—親軍衛,但到明朝末年時所謂的御林軍早已變成了花拳繡腿的擺設,唯有四衛營仍具備一定戰鬥力。崇禎皇帝繼位後,改四衛營為勇衛營,上至將軍總兵下至普通士兵,皆穿皂布衣甲,畫虎頭,所以又被叫做「黑虎頭軍」。
勇衛營兵力並不多,巔峰時也不過萬人,但因由崇禎皇帝親設,並由孫應元、黃得功、周遇吉等猛將訓練指揮,所以戰鬥力極強,無論是面對八旗兵還是大順軍,幾無敗績。
李自成攻寧武時,面對的正是這樣一支軍隊。寧武守軍白天出城鏖戰,夜晚憑城據守,數日拉鋸,大順軍在關前死傷數萬。據《罪惟錄》記載:「後賊陷京師,多有手足創者,皆經戰寧武者也」,足見寧武之戰的慘烈。
而更為慘烈的,是總兵周遇吉。
《明史》記載,寧武據守數日,城牆數次被大炮轟塌,又數次被明軍修復,彈盡糧絕後,周遇吉帶兵轉入巷戰,在親手格殺數十人後,中箭如蝟的周遇吉體力不支被俘,李自成恨其死戰不降,下令將周遇吉「懸之高竿,叢射殺之,復臠其肉」。
寧武城中的百姓感念周遇吉的忠義,自發與大順軍展開巷戰,李自成憤恨之餘下令屠城,史載:農民軍破城後,嬰幼不遺,全城屠盡。
但是,從清朝順治年間開始,山西寧武民間卻口口相傳著周遇吉的另外一種結局:「縋城被執」,即周遇吉是主動跑到李自成大營大罵對方,被李自成斬殺的。
周遇吉為什麼要作出如此有違常理的舉動呢?順治十八年,時任清朝太原府中路管糧同知的劉玉瓚曾在寧武尋訪了親歷過寧武大戰的「故老」,並據此寫成了《總鎮周公墓表》,根據墓表記載:周遇吉主動縋城到李自成大營是為了告知對方「誓守斬賊頭,皆將令,無與民」(死守是我的命令,與百姓無關),李自成勸降無果後將周遇吉斬殺,屍首被明軍材官侯效義斂葬於東門之外。
康熙時期的進士王珻也曾親自到寧武找到了一位當年的親歷者馬守備,據其口述:周遇吉之所以做出反常舉動,是因大順軍攻城時揚言「獻周遇吉,一城無死」。所以,在寧武即將失陷時,周遇吉吩咐部下「今豈惜一死以累眾,請獻我」,以免城破後李自成屠城。
周遇吉,這位明朝末年最傑出的總兵官,究竟是如正史所言力戰而亡,還是如清朝時期的民間傳聞一樣是縋城被殺呢?
周遇吉將軍屍骸的出土,可謂揭開了這樁歷史謎案。
寧武縣在對大明總兵周遇吉墓進行遷葬時,在墓底曾發現了遺骨及鐵兵器座,門齒鑒定墓主年齡為40-50歲,經考古學家確認,屍骸為周遇吉本人。不過,清理出的頭骨枕骨部位,發現了13厘米長的刀切痕迹,刀深入腦,後枕被砍透,確屬斬首。
周遇吉骸骨的出土,也坐實了傳聞百年的說法為真,即周遇吉是在最後時刻為保全全城百姓免遭屠戮而主動縋城前往李自成大營被斬殺的,而李自成也的確遵守了承諾,攻破寧武后並未屠城。
正因如此,才有了後來的部將侯效義收斂將軍屍身,以及康熙年間依然有馬守備這樣的親歷者在世口述真相。周遇吉的這一大義舉動,也讓眾多網友大感淚目。
那麼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搞清楚:為什麼清朝在修撰《明史》時置親歷者口述的事實不顧,說周遇吉是力戰而亡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出於醜化李自成的需要,畢竟清軍入關是打著為明朝復仇的旗號,通過對李自成攻城不克氣急敗壞屠城殺將的描述,可以反襯清軍「剿賊」的正義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帶領全城軍民與賊寇血戰到底更符合塑造完美的忠勇形象。
當年為清軍立下汗馬功勞的洪承疇、孔有德等人最終依然無法擺脫被列入《貳臣傳》的命運,反倒是像周遇吉這樣的明朝忠臣猛將,深受對手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