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身邊的故事:
同事蘇梅家的兒子今年10歲了,非常膽小,整日畏手畏腳,在學校里也時常被同學們欺負,為此蘇梅憂心忡忡。
蘇梅和老公的感情不好,他們時常吵架,孩子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得非常壓抑。不僅如此,老公只要生氣還會動手打孩子,時間久了,孩子變得非常「聽話」。
他小心翼翼地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從來不和爸媽爭論,如果遇到事情全部按照爸媽的意思來,他通過看父母的臉色來保護自己。
如果做錯了事情,他一聲不吭,面對父母的批評,他只會低下頭,不會爭論半句。
蘇梅有時氣急敗壞地說:「真沒想到,總想著優生,卻生出這樣一個慫包。」
有一次,孩子在學校里被同學欺負了。回家後,腿上烏青一塊,蘇梅看到孩子這個樣子大聲呵斥:「你能不能有點男子漢的氣概,別人欺負你,你不會還擊啊,長得這麼高有什麼用啊。」
在蘇梅的訓斥中,孩子一直低著頭,他絲毫沒有跟母親交流的慾望,而是靜靜的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彷彿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錯。
孩子有個寫日記的習慣,如果不是偶爾看到孩子寫的日記,蘇梅還不知道孩子心裡有多苦。
從這一刻,蘇梅知道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多麼錯誤,自己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了多大的創傷。
孩子在日記中寫道:
「都說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可我覺得自己是被遺棄的一根草,我沒有自己的世界,找不到生活的樂趣,同學欺負我,我只能掉眼淚,我多想還擊啊,但是我不敢,有時候覺得自己真的是一個窩囊的慫包。」
孩子在日記中表述,這麼長時間他從來沒有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伴隨他的永遠是訓斥,有時候想逃離這個世界,因為這裡就像人間地獄。
看到這裡,蘇梅慌了,她突然束手無措了,原來這一切的局面都是自己造成的。
蘇梅和我說:「我才發現孩子是怕我的,是我沒有扮演好一個好母親的角色,是我給他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
小時候,面對父母的懲罰,我們會暗暗發誓,一定要認真對待以後的孩子,但沒想到有了孩子後,我們一直在重蹈父母的覆轍。
很多時候,當孩子犯錯時,我們都會忍不住指責、糾正,甚至態度激烈。
我們在小時候經常會有這樣的畫面,當我們惹父母生氣時,他們會大聲呵斥:再不聽話,我就打你了,真是無法無天了。
在棍棒教育下,孩子逐漸變得膽小怕事,逐漸學會了通過看父母的臉色來保護自己。是我們的教育讓他們膽小怕事,卻反過來怪他們沒有男子漢氣概。
是的,孩子成了一個慫包後,我們開始焦慮地去看待孩子的行為,想盡一切辦法糾正,但糾正的方式卻一直帶有攻擊性,情緒也不穩定,我們完全忘了面對的是一個孩子,而不是一個思維健全的成年人。
02
我們的愛到底哪裡去了?
在孩子的世界裡,我們的愛就是全部,如果他從我們身上都感受不到愛,那麼他們的生活肯定充滿痛苦,這無疑就是人間地獄。
經常看父母臉色行事的孩子,會有那些特徵呢?
經常被忽略,沒有存在感,覺得自己不重要。
自我懷疑,甚至有自罪傾向。
膽小自卑,被欺負,吃了虧也是默默忍受,不敢反抗。
不敢向別人提要求和麻煩別人。
做事畏首畏尾,擔驚受怕是常態。
被人關注時感到受寵若驚,反而會焦慮。
被人喜歡時,覺得自己配不上。
不敢努力,害怕失敗。
這所有的表現其實都說明了孩子是一個慫包,但造成這個結果的不是孩子自己,而是我們做父母的。
也許,你會拿出父母應有的威嚴來管制孩子,也許你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在他們身上發泄著自己的煩悶,我知道你從未想過改變他們,但是你的這些行為已經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們,你的這種臉色教育正在毀掉孩子。
在臉色教育下長大的孩子,自尊和自信就會受到嚴重破壞。身為父母,我們真不想這樣,但卻一直用這種嚴苛和殘暴的教育方式繼續摧殘孩子。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真的很重要,聰明的父母會時刻復盤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會將這種臉色教育應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該教會他怎麼用正確的方式去做,而不是吼叫打罵。重點在於,孩子需要的是一個好的引導,並不需要立即糾正錯誤。
03
那麼,我們該如何打破這種臉色教育,讓孩子們感受到愛,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家長不妨這麼做:
1.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教育是一個大工程,在教育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事情,如果孩子犯錯了,或者一直不聽勸告,那麼千萬不要對他大吼大叫,否則教育的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耐心的和孩子溝通,就算當時他不會改正,那麼我相信在逐漸的交流中,孩子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會認真改正的。最重要的是,孩子不會因為你的訓斥膽小怕事。
2.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孩子從小就看大人臉色,與家裡的氣氛有很大關係,如果家庭氛圍過度緊張,那麼他們就會害怕,會很快的進入自我保護當中。
作為父母,我們要改變家裡的過度緊張和壓抑的氣氛,也要學會從自身行為糾正開始。一定要讓孩子體會到家是個溫馨的港灣,這樣慢慢地才可能讓孩子的恐懼感消失。
只有家裡的氣氛輕鬆了,孩子才有可能輕鬆,孩子的心理輕鬆了,才會有正確地判定和思維,才能更好的做自己。
3.讓孩子感受到愛,才是最好的葯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到了欺負,那麼不要大聲訓斥他,因為此時他的心裡也很難受,也很想懲罰欺負自己的人,但是他不敢,會很懦弱。
這個時候父母要學會用愛鼓勵,慢慢引導他變得強大,讓他從心裡意識到自己並不弱,只有這樣他才會變得更加自強,才會有效的保護自己。
孩子,是我們的心頭肉,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可能沒有什麼經驗,但我相信,只要讓孩子感受到愛,那麼對他來說這就是人間天堂。
願你我都能做一個好父母,共勉!
那些看父母臉色長大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說個身邊的故事:
同事蘇梅家的兒子今年10歲了,非常膽小,整日畏手畏腳,在學校里也時常被同學們欺負,為此蘇梅憂心忡忡。
蘇梅和老公的感情不好,他們時常吵架,孩子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得非常壓抑。不僅如此,老公只要生氣還會動手打孩子,時間久了,孩子變得非常「聽話」。
他小心翼翼地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從來不和爸媽爭論,如果遇到事情全部按照爸媽的意思來,他通過看父母的臉色來保護自己。
如果做錯了事情,他一聲不吭,面對父母的批評,他只會低下頭,不會爭論半句。
蘇梅有時氣急敗壞地說:「真沒想到,總想著優生,卻生出這樣一個慫包。」
有一次,孩子在學校里被同學欺負了。回家後,腿上烏青一塊,蘇梅看到孩子這個樣子大聲呵斥:「你能不能有點男子漢的氣概,別人欺負你,你不會還擊啊,長得這麼高有什麼用啊。」
在蘇梅的訓斥中,孩子一直低著頭,他絲毫沒有跟母親交流的慾望,而是靜靜的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彷彿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錯。
孩子有個寫日記的習慣,如果不是偶爾看到孩子寫的日記,蘇梅還不知道孩子心裡有多苦。
從這一刻,蘇梅知道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多麼錯誤,自己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了多大的創傷。
孩子在日記中寫道:
「都說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可我覺得自己是被遺棄的一根草,我沒有自己的世界,找不到生活的樂趣,同學欺負我,我只能掉眼淚,我多想還擊啊,但是我不敢,有時候覺得自己真的是一個窩囊的慫包。」
孩子在日記中表述,這麼長時間他從來沒有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伴隨他的永遠是訓斥,有時候想逃離這個世界,因為這裡就像人間地獄。
看到這裡,蘇梅慌了,她突然束手無措了,原來這一切的局面都是自己造成的。
蘇梅和我說:「我才發現孩子是怕我的,是我沒有扮演好一個好母親的角色,是我給他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
小時候,面對父母的懲罰,我們會暗暗發誓,一定要認真對待以後的孩子,但沒想到有了孩子後,我們一直在重蹈父母的覆轍。
很多時候,當孩子犯錯時,我們都會忍不住指責、糾正,甚至態度激烈。
我們在小時候經常會有這樣的畫面,當我們惹父母生氣時,他們會大聲呵斥:再不聽話,我就打你了,真是無法無天了。
在棍棒教育下,孩子逐漸變得膽小怕事,逐漸學會了通過看父母的臉色來保護自己。是我們的教育讓他們膽小怕事,卻反過來怪他們沒有男子漢氣概。
是的,孩子成了一個慫包後,我們開始焦慮地去看待孩子的行為,想盡一切辦法糾正,但糾正的方式卻一直帶有攻擊性,情緒也不穩定,我們完全忘了面對的是一個孩子,而不是一個思維健全的成年人。
02
我們的愛到底哪裡去了?
在孩子的世界裡,我們的愛就是全部,如果他從我們身上都感受不到愛,那麼他們的生活肯定充滿痛苦,這無疑就是人間地獄。
經常看父母臉色行事的孩子,會有那些特徵呢?
經常被忽略,沒有存在感,覺得自己不重要。
自我懷疑,甚至有自罪傾向。
膽小自卑,被欺負,吃了虧也是默默忍受,不敢反抗。
不敢向別人提要求和麻煩別人。
做事畏首畏尾,擔驚受怕是常態。
被人關注時感到受寵若驚,反而會焦慮。
被人喜歡時,覺得自己配不上。
不敢努力,害怕失敗。
這所有的表現其實都說明了孩子是一個慫包,但造成這個結果的不是孩子自己,而是我們做父母的。
也許,你會拿出父母應有的威嚴來管制孩子,也許你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在他們身上發泄著自己的煩悶,我知道你從未想過改變他們,但是你的這些行為已經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們,你的這種臉色教育正在毀掉孩子。
在臉色教育下長大的孩子,自尊和自信就會受到嚴重破壞。身為父母,我們真不想這樣,但卻一直用這種嚴苛和殘暴的教育方式繼續摧殘孩子。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真的很重要,聰明的父母會時刻復盤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會將這種臉色教育應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該教會他怎麼用正確的方式去做,而不是吼叫打罵。重點在於,孩子需要的是一個好的引導,並不需要立即糾正錯誤。
03
那麼,我們該如何打破這種臉色教育,讓孩子們感受到愛,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家長不妨這麼做:
1.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教育是一個大工程,在教育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事情,如果孩子犯錯了,或者一直不聽勸告,那麼千萬不要對他大吼大叫,否則教育的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耐心的和孩子溝通,就算當時他不會改正,那麼我相信在逐漸的交流中,孩子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會認真改正的。最重要的是,孩子不會因為你的訓斥膽小怕事。
2.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孩子從小就看大人臉色,與家裡的氣氛有很大關係,如果家庭氛圍過度緊張,那麼他們就會害怕,會很快的進入自我保護當中。
作為父母,我們要改變家裡的過度緊張和壓抑的氣氛,也要學會從自身行為糾正開始。一定要讓孩子體會到家是個溫馨的港灣,這樣慢慢地才可能讓孩子的恐懼感消失。
只有家裡的氣氛輕鬆了,孩子才有可能輕鬆,孩子的心理輕鬆了,才會有正確地判定和思維,才能更好的做自己。
3.讓孩子感受到愛,才是最好的葯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到了欺負,那麼不要大聲訓斥他,因為此時他的心裡也很難受,也很想懲罰欺負自己的人,但是他不敢,會很懦弱。
這個時候父母要學會用愛鼓勵,慢慢引導他變得強大,讓他從心裡意識到自己並不弱,只有這樣他才會變得更加自強,才會有效的保護自己。
孩子,是我們的心頭肉,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可能沒有什麼經驗,但我相信,只要讓孩子感受到愛,那麼對他來說這就是人間天堂。
願你我都能做一個好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