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年糕媽媽(內容經出版方首發授權)年糕剛上幼兒園那年,有次開家長會,主題是「當孩子之間發生了矛盾、衝突或者推搡時,怎麼和他溝通?」當時現場討論得很熱烈,有位媽媽就講了她非常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可又不知道怎麼辦。講到最後,她情緒有點失控,直接站起來問:「誰家孩子弄傷了我女兒?」這樣的反應讓大家有點驚訝,底下有人就說:「問自己孩子啊,她總知道的。」結果這位媽媽情緒更激動了:「我家孩子不擅長表達,問了好幾次她都不肯說!」這位媽媽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孩子小時候天天和我們在一起,他身上發生了什麼,我們都很清楚。可上了幼兒園之後,他就要獨立面對很多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免不了要擔心:他遇到麻煩能不能解決?受欺負了怎麼辦?越擔心,就越想追著問清楚;可越追著問,孩子就越是什麼都不肯說。就像年糕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我也特別想知道他每天發生了什麼。一放學,我就開始各種追問:「午飯吃了啥?」「今天和誰玩了?」「認識了哪些新同學,都叫什麼名字呀?」結果呢?年糕大人通常是啥也不肯說!更別指望他會主動和我們分享了。有一次,幼兒園老師在群里表揚了一些小朋友的手工作品,裡面就有年糕的,但他回家後卻提都沒有提一句。連得到表揚都不肯和我們分享,我就更擔心當他遇到問題時,不會向我們求助了。
用對溝通方式,孩子會主動向你傾吐雖然我並不想做一個時刻盤旋在孩子頭頂的「直升機父母」,但仍希望孩子能夠和我們分享他的快樂和煩惱;更希望他能明白,任何時候他的感受都能得到我們的理解和支持。他的人生還很長,如果現在就已經失去和父母溝通的入口,那麼將來遇到挫折、困境、麻煩的時候,又怎麼懂得向父母求助呢?我不相信孩子的「不肯說」,是因為「天生就不會表達」,一定是溝通方式出了問題。那個時候,幸虧糕爸及時給我「上了一課」。他沒追著年糕問東問西,而是把他拉到一旁悄悄說:「現在你來和爸爸分享一個媽媽也不知道的小秘密吧。」年糕看看他又看看我,突然就湊到爸爸耳邊,父子倆一來一回開始聊了!聊完以後,糕爸還當著年糕的面,特別「得意」地跟我炫耀:「那我現在比媽媽多知道一個年糕的小秘密啦,這個秘密只有我們知道。」看到糕爸出這一招,我的理智全回來了。對呀,讓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像成年人一樣,表達清楚自己的情緒,還要講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要求真的太高了!用對的方式和孩子溝通特別重要。於是第二天,年糕回到家,我想問他當天有沒有午睡好,就用了一個玩遊戲的辦法:角色互換。我對他說:「現在我是寶寶,你來做老師,我們要準備午睡了。」年糕像模像樣地走過來,在我的兩邊臉頰和額頭上分別點了一下,然後說:「午安。」我立刻裝出睡著的樣子。他又在邊上推推我說:「不是這樣,要先把褲子脫掉,然後藏進被子,我還要先假裝閉一會兒眼睛才能睡著呢。」嗯,小孩,從你的「提醒」里,媽媽可是得到了很多信息喲。
愛的責備,讓孩子不敢向你表達他發生了什麼孩子遇到事情不和大人說,除了不會表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家長的情緒給了他很糟糕的信號。有一次,年糕在路上摔了一跤,爬起來以後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要告訴奶奶」。如果奶奶聽到他這樣說,一定會很傷心吧?畢竟平時照顧他最多的是奶奶,最心疼他的也是奶奶。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他的經驗里,摔跤會被奶奶責備「怎麼這麼不小心」「看看吧,走路不小心才會摔倒」。雖然奶奶是出於心疼,但在孩子簡單的邏輯里,這就是批評他沒有做好。於是我認真地對年糕說:「奶奶不會罵你,但如果你摔傷了,我們會心疼。」正面表達你的關心,比「愛的責備」更有效果。後來年糕就記住了,走路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有時不小心跌倒了也會和我們說。敏感的孩子能輕易捕捉到家長的焦慮,並把這種焦慮歸因為「自己做錯了事情」。當大人頻頻給孩子傳遞出緊張的情緒,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很大的事情,從而對發生的事隱而不報。只有在肯定自己身上所發生的事情能夠被平靜地接受時,孩子才願意放心地讓你知道他發生了什麼事。
積極示範,孩子遇到麻煩會主動求助想要更多觀察孩子的生活,遊戲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但真正有效的溝通,還是要讓孩子能夠「說出來」,「你想知道的,讓孩子自己來告訴你」。對此,我一個朋友的做法很值得參考。她家孩子入園前,全家人鄭重其事地開始了一個「聊天時間」。他們告訴孩子,以後每個周六晚上,全家都要來聊聊本周遇到的開心的或者不開心的事。一開始大家都沒想好要怎麼做好這件事,聊天的畫風經常會變得稀奇古怪。比如爸爸說:「我不開心的事,是前天下班路上看到有隻小貓被車撞了。」媽媽說:「昨天中午的飯不好吃,我不太開心。」孩子就只會模仿爸爸媽媽,一會兒說自己看到小狗被車撞了,一會兒又說看到小老鼠被車撞了。堅持了幾周之後,他們聊得越來越放鬆,聊天變成了他們生活里很自然的一部分。後來有天晚上睡覺前,孩子突然說:今天想和爸爸媽媽聊一聊。原來,他白天在幼兒園和一個小朋友發生了衝突,被那個小朋友推了一下。他覺得那個小朋友應該向他道歉,但是那個孩子並沒有那麼做,所以他有點不高興。那天晚上,朋友和孩子聊了很久,聊遇到這種事應該怎麼辦,也說到做錯事要不要道歉。後來朋友很欣慰地和我們說,她現在一點都不擔心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負或遇到麻煩會瞞著她。因為她知道,無論什麼時候,孩子都會把她當作最信任的朋友。「有空了,就坐下來聊一聊」,現在成了我們全家人習以為常又非常重視的事。日常工作再忙,我每周也會抽出時間和兒子聊一聊,我們最近有什麼想法、他最近生活有什麼變化,或者最近對什麼電影感興趣。有天看到新聞在講美國大火的事情,我們很自然地就從加州大火聊到了一些相關現狀,比如這件事和全球變暖有關係嗎?為什麼美國每年都會發生大火?甚至美國的大火會對遙遠的南極產生怎樣的影響?雖然年糕對這些事情未必能夠完全理解,但我們希望他能感受到,世界上每個角落正在發生的事情,都和他有密切的關係。我現在非常確定,即便年糕將來長大獨立,有了自己的圈子和我可能不了解的工作,但我們之間除了「午飯吃了什麼」「天冷了多穿點」,還會有許許多多聊不完的有趣話題——即便一把年紀了,我在孩子眼裡依然是個有趣媽媽,還有什麼是比這更棒的呢?新書推薦
本文選自新書《你的親子關係價值千萬》(年糕媽媽李丹陽的育兒經,張泉靈傾力推薦)2600萬媽媽關注,年糕媽媽深入解讀親子關係。隨書附贈獨立日獎狀。最適合全家人共讀的親子書,投資親子關係就是投資孩子未來。
本文為「碧讀好書」原創,好書像碧玉般珍貴!原創美文、好書好課、新書資訊等,伴你成長!圖/攝圖網
年糕媽媽:如何讓孩子對你無話不談?
文 | 年糕媽媽(內容經出版方首發授權)
年糕剛上幼兒園那年,有次開家長會,主題是「當孩子之間發生了矛盾、衝突或者推搡時,怎麼和他溝通?」
當時現場討論得很熱烈,有位媽媽就講了她非常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可又不知道怎麼辦。講到最後,她情緒有點失控,直接站起來問:「誰家孩子弄傷了我女兒?」
這樣的反應讓大家有點驚訝,底下有人就說:「問自己孩子啊,她總知道的。」
結果這位媽媽情緒更激動了:「我家孩子不擅長表達,問了好幾次她都不肯說!」
這位媽媽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孩子小時候天天和我們在一起,他身上發生了什麼,我們都很清楚。可上了幼兒園之後,他就要獨立面對很多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免不了要擔心:他遇到麻煩能不能解決?受欺負了怎麼辦?
越擔心,就越想追著問清楚;可越追著問,孩子就越是什麼都不肯說。
就像年糕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我也特別想知道他每天發生了什麼。一放學,我就開始各種追問:「午飯吃了啥?」「今天和誰玩了?」「認識了哪些新同學,都叫什麼名字呀?」
結果呢?年糕大人通常是啥也不肯說!更別指望他會主動和我們分享了。有一次,幼兒園老師在群里表揚了一些小朋友的手工作品,裡面就有年糕的,但他回家後卻提都沒有提一句。
連得到表揚都不肯和我們分享,我就更擔心當他遇到問題時,不會向我們求助了。
用對溝通方式,孩子會主動向你傾吐雖然我並不想做一個時刻盤旋在孩子頭頂的「直升機父母」,但仍希望孩子能夠和我們分享他的快樂和煩惱;更希望他能明白,任何時候他的感受都能得到我們的理解和支持。
他的人生還很長,如果現在就已經失去和父母溝通的入口,那麼將來遇到挫折、困境、麻煩的時候,又怎麼懂得向父母求助呢?
我不相信孩子的「不肯說」,是因為「天生就不會表達」,一定是溝通方式出了問題。
那個時候,幸虧糕爸及時給我「上了一課」。
他沒追著年糕問東問西,而是把他拉到一旁悄悄說:「現在你來和爸爸分享一個媽媽也不知道的小秘密吧。」
年糕看看他又看看我,突然就湊到爸爸耳邊,父子倆一來一回開始聊了!
聊完以後,糕爸還當著年糕的面,特別「得意」地跟我炫耀:「那我現在比媽媽多知道一個年糕的小秘密啦,這個秘密只有我們知道。」
看到糕爸出這一招,我的理智全回來了。對呀,讓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像成年人一樣,表達清楚自己的情緒,還要講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要求真的太高了!
用對的方式和孩子溝通特別重要。
於是第二天,年糕回到家,我想問他當天有沒有午睡好,就用了一個玩遊戲的辦法:角色互換。
我對他說:「現在我是寶寶,你來做老師,我們要準備午睡了。」
年糕像模像樣地走過來,在我的兩邊臉頰和額頭上分別點了一下,然後說:「午安。」
我立刻裝出睡著的樣子。
他又在邊上推推我說:「不是這樣,要先把褲子脫掉,然後藏進被子,我還要先假裝閉一會兒眼睛才能睡著呢。」
嗯,小孩,從你的「提醒」里,媽媽可是得到了很多信息喲。
愛的責備,讓孩子不敢向你表達他發生了什麼孩子遇到事情不和大人說,除了不會表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家長的情緒給了他很糟糕的信號。
有一次,年糕在路上摔了一跤,爬起來以後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要告訴奶奶」。
如果奶奶聽到他這樣說,一定會很傷心吧?畢竟平時照顧他最多的是奶奶,最心疼他的也是奶奶。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他的經驗里,摔跤會被奶奶責備「怎麼這麼不小心」「看看吧,走路不小心才會摔倒」。
雖然奶奶是出於心疼,但在孩子簡單的邏輯里,這就是批評他沒有做好。
於是我認真地對年糕說:「奶奶不會罵你,但如果你摔傷了,我們會心疼。」
正面表達你的關心,比「愛的責備」更有效果。後來年糕就記住了,走路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有時不小心跌倒了也會和我們說。
敏感的孩子能輕易捕捉到家長的焦慮,並把這種焦慮歸因為「自己做錯了事情」。當大人頻頻給孩子傳遞出緊張的情緒,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很大的事情,從而對發生的事隱而不報。
只有在肯定自己身上所發生的事情能夠被平靜地接受時,孩子才願意放心地讓你知道他發生了什麼事。
積極示範,孩子遇到麻煩會主動求助想要更多觀察孩子的生活,遊戲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但真正有效的溝通,還是要讓孩子能夠「說出來」,「你想知道的,讓孩子自己來告訴你」。對此,我一個朋友的做法很值得參考。
她家孩子入園前,全家人鄭重其事地開始了一個「聊天時間」。
他們告訴孩子,以後每個周六晚上,全家都要來聊聊本周遇到的開心的或者不開心的事。
一開始大家都沒想好要怎麼做好這件事,聊天的畫風經常會變得稀奇古怪。比如爸爸說:「我不開心的事,是前天下班路上看到有隻小貓被車撞了。」媽媽說:「昨天中午的飯不好吃,我不太開心。」孩子就只會模仿爸爸媽媽,一會兒說自己看到小狗被車撞了,一會兒又說看到小老鼠被車撞了。
堅持了幾周之後,他們聊得越來越放鬆,聊天變成了他們生活里很自然的一部分。
後來有天晚上睡覺前,孩子突然說:今天想和爸爸媽媽聊一聊。
原來,他白天在幼兒園和一個小朋友發生了衝突,被那個小朋友推了一下。他覺得那個小朋友應該向他道歉,但是那個孩子並沒有那麼做,所以他有點不高興。
那天晚上,朋友和孩子聊了很久,聊遇到這種事應該怎麼辦,也說到做錯事要不要道歉。
後來朋友很欣慰地和我們說,她現在一點都不擔心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負或遇到麻煩會瞞著她。因為她知道,無論什麼時候,孩子都會把她當作最信任的朋友。
「有空了,就坐下來聊一聊」,現在成了我們全家人習以為常又非常重視的事。日常工作再忙,我每周也會抽出時間和兒子聊一聊,我們最近有什麼想法、他最近生活有什麼變化,或者最近對什麼電影感興趣。
有天看到新聞在講美國大火的事情,我們很自然地就從加州大火聊到了一些相關現狀,比如這件事和全球變暖有關係嗎?為什麼美國每年都會發生大火?甚至美國的大火會對遙遠的南極產生怎樣的影響?
雖然年糕對這些事情未必能夠完全理解,但我們希望他能感受到,世界上每個角落正在發生的事情,都和他有密切的關係。
我現在非常確定,即便年糕將來長大獨立,有了自己的圈子和我可能不了解的工作,但我們之間除了「午飯吃了什麼」「天冷了多穿點」,還會有許許多多聊不完的有趣話題——即便一把年紀了,我在孩子眼裡依然是個有趣媽媽,還有什麼是比這更棒的呢?
新書推薦
本文選自新書《你的親子關係價值千萬》(年糕媽媽李丹陽的育兒經,張泉靈傾力推薦)2600萬媽媽關注,年糕媽媽深入解讀親子關係。隨書附贈獨立日獎狀。最適合全家人共讀的親子書,投資親子關係就是投資孩子未來。
本文為「碧讀好書」原創,好書像碧玉般珍貴!原創美文、好書好課、新書資訊等,伴你成長!圖/攝圖網